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欢迎您!
检索:   登录邮箱 | 投稿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 
首页 机构职能 干部工作 基层党建 人才工作 信息调研 党员教育 下载中心 离退休干部工作
  当前位置:首页>>领导讲话
构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
【来源】中国组织人事报            【发布时间】2013年11月07日
 

  重视和善于做群众工作,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。近年来,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主动顺应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,以深化“三到”(工作到村、服务到户、温暖到心)服务和扶贫包联工作为载体,探索建立了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、统筹联动、覆盖广泛、制度约束的工作推进链,形成了干群互动、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。 

  鄂尔多斯市在深化干部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,建立了市级宏观指导、旗区承上启下、苏木乡镇主动对接的联动机制,并将覆盖面由农村牧区扩大到了社区、开发(园)区和企业,实现基层各领域工作的均衡推进。同时,对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内容、步骤和重点做了刚性设计,形成“用制度追着干部跑、让干部围着群众转”的工作机制。建立梯次推进制度,要求各级帮扶单位及下基层干部,通过发卡征集问题、日记分析问题、建账梳理问题、专办解决问题、跟踪考核问题为内容的“五措梯进”措施,确保事项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。建立督查通报制度,以督查通报等形式,实时掌控整体工作进度,督促各类民情事项落到实处。建立考核评定制度,将下基层服务活动及扶贫包联工作情况,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,加强考核结果运用。采取分级建立党员干部民情档案、全员接受群众满意度测评的方式,对帮联单位和干部落实扶贫包联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评价,形成推动干部作风转变、促进干部紧密联系群众的倒逼机制。 

  从实践工作中,我们对下基层联系群众工作有如下思考和体会。 

  一是干部下基层需要刚性制度约束。用制度推动工作,更具有连续性、长期性。过去,干部下基层往往是动员对接时下一次、应付检查时下一次、年底验收时下一次的“三板斧”,不深入、不平衡,热衷于搞走访慰问,帮扶形式单一。还有的只注重解决眼前面临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忽视长远的规划和发展,帮扶工作的连续性不够。通过健全完善干部下基层的激励机制和约束制度,既奖优,也罚劣,对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内容、步骤和重点进行刚性设计,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和专办约束机制,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深入一线为民办事,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。实践证明,干部下基层贵在坚持、重在求实,只有建立健全制度,强化责任落实,才能形成“用制度追着干部跑,让干部围着群众转”的工作机制。 

  二是干部下基层需要科学准确定位。过去,一些干部下到基层之后,找不着“门道”,下不了手,方法不多。很大原因是制定的帮扶目标、任务、措施不明确造成的,少数部门的下基层方案,都是原则性要求多、硬性规定少、可操作性不强,直接影响了帮扶的力度和成效。实践证明,下基层帮扶不能“胡子眉毛一把抓”,必须找准切入点,把调查研究作为下基层开展工作的首要环节,坚持问计问需于民,真正抓住制约发展的“结”、群众闹心的“难”、基层工作的“忧”,在此基础上,组织各方专家一起想办法、找出路、拿方案,努力寻找帮扶工作的最佳结合点,切实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 

  三是干部下基层需要统筹联动推进。过去,一些部门下基层帮扶多为单线推进,各自为阵,没有树立“一盘棋”的思想,多头帮扶现象时有发生,造成了帮扶资源的浪费。实践证明,下基层帮扶要着眼全局,整合资源联合作战,形成帮扶合力,做到优势互补,各尽所能。要坚持上下联动、统筹衔接,在整体上通盘考虑、统筹安排,在资金上统筹使用,切实把扶贫资金投好用好,把信贷资金用足用活。同时,在每个帮扶点确定一个扶贫包联牵头单位,发挥牵头作用,带动其他单位积极开展帮扶工作,形成帮扶合力。(作者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长 刘玉华)

打印本稿】【关闭
附件下载:
相关文档
友情链接
·共产党员网 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·中共中央党校 ·党建研究 ·全国远程教育网
·内蒙古党建网 ·鄂尔多斯在线 ·鄂尔多斯新闻网 ·鄂尔多斯人事人才网
| 网站声明 | 网站导航 | 联系我们 | 流量统计 |
版权所有: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 地址: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
技术支持:内蒙古纵横伟业 蒙ICP备00000248号